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飞速发展,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,然而,当AI与污染划上等号时,我们不得不警惕其背后的风险。从问答网站到社交平台,AI生成的虚假信息、虚假新闻和错误百出的学术论文正在污染着互联网的信息环境。面对这样的“AI污染”风暴,我们该如何于混沌中寻找光明?
你有没有看过《楚门的世界》?影片中,主人公楚门从一出生就被直播,他的世界犹如一个巨型影棚,身边的人和事都是设定好的。随着AI技术的发展,这样的场景正在现实中渐渐显现。一些MCN机构为了引流牟利,利用AI生成大量虚假新闻,导致网络谣言病毒式传播。今年初网上流传的“西安突发爆炸”谣言,就是AI生成的产物。
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,近一年来,经济与企业类AI谣言量增速达99.91%。不仅如此,“AI污染”的破坏力还体现在颠覆“有图有真相”的传统认知,造成虚假新闻、隐私泄露、网络诈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。
人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——粗制滥造、假冒伪劣的“信息垃圾”肆意泛滥,我们正在被“AI污染”逐渐包围。在AI的帮助下,文字虚构、图片伪造、音频合成、视频换脸等等变得轻而易举。
“AI污染”的破坏力是惊人的。它首先颠覆了“有图有真相”的传统认知,造成虚假新闻、隐私泄露、网络诈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。同时,“劣币驱逐良币”也愈演愈烈,以某些小说平台为例,依靠AI每日“爆更”却行文逻辑不清、语言空洞,不仅让受众对网络内容质量失望,还会侵犯著作权和知识产权,打击原创作者的创作热情。
当然,AI污染并非单向攻击人类,它也同样反噬着AI行业自身的发展。当AI生成的“信息垃圾”回流并循环,AI就缺乏数据训练开始自我消耗,从而退化成一个“智障”,AI产业的进化与可持续发展也必然无从谈起。
其实,我们也不必对“AI污染”谈之色变。污染互联网的“锅”,本就不该全由AI来背。源头治理尤为重要,内容标识和筛查监管是其中重要的机制设计。现在多个视频平台都提供类似“作者声明:内容为AI生成”的标识选项,同时平台也应对此积极落实,在标识、提醒内容是否为AI生成等方面更加严格。
除了源头治理和筛查监管,公众也要积极锻造“火眼金睛”之能。一方面,我们要保持理性,不被AI污染左右独立思考,增强对互联网信息的防范和识别;另一方面,相关部门也应紧跟AI技术发展趋势,创新宣传教育方式,引导网民增强法律意识和辨别能力,共同营造安全、健康、有序的信息环境。